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核心意旨与实现路径

被引:31
作者
方中雄
机构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创新人才基础培养; 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教育的重大使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共同努力、贯通实施。要特别关注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通过全方位和多路径的育人方式创新来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统筹开展面向常态儿童少年的创新素养教育与面向超常儿童的特殊培养,努力将"双减后"的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构建导向到加强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轨道上来。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学习方式的变革.[D].王顺德.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
[2]   创造性思维的酝酿效应 [J].
李子逸 ;
张泽 ;
张莹 ;
罗劲 .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 (02) :291-307
[3]   破解超常教育的制度重构——将超常儿童纳入特殊教育体系 [J].
方中雄 ;
张瑞海 ;
黄晓玲 .
教育研究, 2021, 42 (05) :101-107
[4]   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 [J].
黄四林 ;
张叶 ;
莫雷 ;
张文新 ;
李红 ;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2) :27-36
[5]   新时代教学变革的价值确认、现实藩篱与实现路径 [J].
闫守轩 ;
杨运 .
中国教育学刊, 2020, (10) :77-81
[6]   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 [J].
甘秋玲 ;
白新文 ;
刘坚 ;
魏锐 ;
马利红 ;
徐冠兴 ;
刘妍 ;
康翠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 (02) :57-70
[7]   学习方式变革:实践样态与发展思考 [J].
方中雄 ;
王凯 .
中小学管理, 2018, (03) :24-27
[8]   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
刘彭芝 ;
周建华 ;
张建林 .
教育研究, 2013, 34 (01) :58-64
[9]   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 [J].
吴庆宪 ;
樊泽恒 .
中国大学教学, 2012, (02) :77-79
[10]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 [J].
林崇德 ;
胡卫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1)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