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内在要求、权利性质与实现形式

被引:92
作者
韩立达 [1 ]
王艳西 [1 ]
韩冬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宅基地“三权分置”; “增量”权能; 集体所有权; 资格权; 宅基地使用权;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80809.001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全面拓展宅基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形成"增量"权能,依据农村土地开发实践将权能细化并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分配从而形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产权格局。本文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宅基地"增量"所有权、确立农户资格权法律地位和行权方式、逐渐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及开征土地增值税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成为乡村振兴新抓手 [J].
郑风田 .
人民论坛, 2018, (10) :75-77
[2]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效应 [J].
晓叶 .
中国土地, 2018, (03) :1-1
[3]   “三权分置”——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重大创新 [J].
董祚继 .
中国土地, 2018, (03) :4-9
[4]   我国涉农民事权利入民法典物权编之思考 [J].
陈小君 .
广东社会科学, 2018, (01) :219-233+256
[5]   “三权分置”让农村土地“活”起来 [J].
伍山林 .
人民论坛, 2017, (08) :52-54
[6]  
以“三权分置”为农村宅基地改革突破口[J]. 国土资源. 2016(12)
[7]   宅基地置换中农民权益受损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冯双生 ;
张桂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2) :31-39+110
[8]   债权平等及其突破模式选择 [J].
戴新毅 .
河北法学, 2013, 31 (06) :72-80
[9]   农村宅基地开发利用的案例研究——浙江联众公司“城仙居”模式利弊分析 [J].
祁黄雄 ;
陆建广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5) :41-46
[10]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