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产力的“4P”概念、估算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144
作者
方精云
柯金虎
唐志尧
陈安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
关键词
总初级生产力; 净初级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净生物群区生产力; 全球变化; 碳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物生产力是指从个体、群体到生态系统、区域乃至生物圈等不同生命层次的物质生产能力 ,它决定着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也是指示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表示生物生产力的概念有总初级生产力 (GPP)、净初级生产力 (N 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N EP)和净生物群区生产力 (N BP) ,本文简称“4P”。主要探讨“4P”概念的内涵和估算以及全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 ;通过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建立“4P”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对若干衍生概念进行定义。尽管生态系统的最终产物 (N BP或现存量 )占光合总产量的很少一部分 ,但它是决定物质再生产的资本 ,维持和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再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森林碳库可能远小于目前的估算 [J].
方精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635-638
[2]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J].
周广胜,张新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1) :11-19
[3]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 [J].
周广胜,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3) :193-200
[4]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ecosystems and the terrestrial carbon sink: a new assessment[J] . Andrew White,Melvin G.R. Cannell,Andrew D. Friend.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1999
[5]  
Global chang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Mooney, H. 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6
[6]  
Globalecology. 蒋高明,唐艳鸿,刘世荣,林伟宏. ChinaHigherEducationPressandSpringer-Verlag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