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及其深化的原因探析

被引:5
作者
程承坪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的需要的变化; 否定性需要; 超越性需要; 分工; 人的本质;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5.01.001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分工及其深化的原因历来是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哲学探讨的论题,它与人的需要的变化性密切相关。由于人的需要的变化植根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需要的否定性、超越性与劳动实践的结合。人的否定性需要、超越性需要与劳动实践之间相互促进,人的否定性需要和超越性需要是永无止境的,劳动实践永远不会停步,因而人的需要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基于劳动实践的分工也会永远深化。利益追求的动机是人的否定性需要和超越性需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但远不是全部,因此对利益的追逐不是人类分工深化的唯一动力。因此,除了丰富生存需要以外,还应当积极丰富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它们都是分工深化的动力来源,而且可以使人的需要更加丰富和多样,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实现人民的真正富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政治学说史.[M].(美) 萨拜因 (Sabine;G.H.)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3]  
企业的经济性质.[M].(美)路易斯·普特曼(LouisPutterman);(美)兰德尔·克罗茨纳(RandallS.Kroszner)编;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M].张维久;韩庆祥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5]  
人性能达的境界.[M].(美)马斯洛著;林 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7]  
哲学笔记.[M].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9]   在当下语境探讨正义与效率 [J].
刘业进 .
读书, 2014, (06) :80-90
[10]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 [J].
姚顺良 .
东南学术, 2008, (02)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