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繁南育”发展现代畜牧业

被引:3
作者
苏加义
赵红梅
机构
[1]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北繁南育; 生态环境; 绿色畜产品; 现代畜牧业;
D O I
10.16003/j.cnki.issn1672-5190.2006.06.028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是我国人口地理线,这条线的北方是我国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近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气候干旱,该地区的草地“三化”面积不断扩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单位畜产品产量下降,影响了广大牧民的增收;而人口地理线的南方饲料资源丰富,每年数以亿吨秸秆资源有待于充分利用,而且秋冬季节气温适宜,有利于牛羊育肥。为此,充分利用北方繁殖母畜基数大的优势和夏季水草充足的优势生产架子牛、羊,秋冬季节充分利用南方气候、饲料、秸秆和劳动力的优势进行架子牛、羊的短期育肥,生产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优质、绿色肉食品。通过“北繁南育”,可有效解决我国北方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质量下降、农牧民增收难的状况,加速我国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迈进的步伐。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沙尘暴成因看河西走廊以至甘肃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 [J].
韩玉玺 .
人大研究, 2002, (Z1) :7-11
[2]   从瑷珲—腾冲线的形成看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J].
刘泰洪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1, (04) :30-35+15
[3]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J].
杨文钰 ;
王兰英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211-216
[4]   中国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模型分析 [J].
姜洁 ;
安晓宁 ;
王义明 ;
杜彦明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8, (0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