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

被引:168
作者
王福华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电子诉讼; 电子法院; 电子法律交往; 电子送达; 电子提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电子诉讼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电子法院与电子诉讼(外部电子法院)两个阶段。在法本质上,电子诉讼中信息通讯技术的工具性虽然能够满足司法实用主义的需求,但不应在根本上改变诉讼的价值与结构。在立法论上,立法与法律解释构成了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两个进路,法律解释方法有利于兼顾诉讼法的完整性与开放性,立法路径则要求妥善处理诉讼原则与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在功能论视角,电子诉讼的发展应在诉讼阶段细分的基础上引入相应技术措施,适应不同的程序保障需要;对小额诉讼程序和督促程序则可试行全程化电子诉讼。在技术保障层面,电子法律交往需要法律上的安全性及真实性保障,应通过立法明确技术规制的方法与限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韩国民事电子诉讼制度的发展.[N].杨建文;.人民法院报.2013,
[2]  
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M].许多奇.法律出版社.2015,
[3]  
德国民事诉讼法.[M].丁启明.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978-7-5615-5742-6
[4]  
电子文件管理.[M].刘家真; 等著.科学出版社.2009,
[5]  
法律的原则.[M].(美)迈克尔·D.贝勒斯(MichaelD.Bayles)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6]  
法律与宗教.[M].(美)伯尔曼(Berman;HaroldJ.)著;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
[7]   德国司法的电子应用方式改革 [J].
周翠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1) :9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