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3
作者
王仕远
机构
[1]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脑卒中;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正> 该文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简称脑梗死)及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简称脑出血)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ATⅢ)和D-二聚体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角度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判断病情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脑卒中组患者196例,其中男121例、女75例,年龄40~80岁,平均(63±12)岁,均系起病3 d内入院者,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
引用
收藏
页码:388 / 38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沈雪莉 ;
戚琳 ;
张立洁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2, (04) :349-350+374
[2]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刘泽霖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Is Plasma Fibrinogen Useful in Evaluating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hy, How, and When [J].
Di Napoli, Mario ;
Singh, Puneetpal .
STROKE, 2009, 40 (05) :1549-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