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主要冻土路基工程热稳定性及主要冻融灾害

被引:51
作者
牛富俊
马巍
吴青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冻土; 路基结构; 主动冷却; 热稳定性; 冻融灾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在介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背景及其工程影响的基础上,通过主要冻土路基现场监测和沿线调查,对青藏铁路冻土路基2002年以来的地温发展过程、热学稳定性及次生冻融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铁路自2006年通车后冻土路基整体稳定,列车运行速度达100 km/h,达到设计要求,但不同结构路基的热学稳定性不同,采取"主动冷却"方法的路基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普通填土路基。管道通风路基、遮阳棚路基及U型块石路基冷却下伏多年冻土的效果显著,块石基底路基左右侧对称性较差,而处于强烈退化冻土区和高温冻土区的普通路基热稳定性差,需结合路基所在区域局地气候因素予以调整或补强。以热融性、冻胀性及冻融性灾害为主的次生冻融灾害对路基稳定性存在潜在危害,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陷、掩埋、侧向热侵蚀等,其中目前最为严重的病害是以路桥过渡段沉降为代表的热融性灾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多年冻土区路基边坡遮阳板降温过程试验研究 [J].
俞祁浩 ;
潘喜才 ;
程国栋 ;
何乃武 .
冰川冻土, 2007, (02) :299-305
[2]   保温法保护多年冻土的长期效果分析 [J].
温智 ;
盛煜 ;
马巍 ;
刘永智 .
冰川冻土, 2006, (05) :760-765
[3]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合理路堤高度研究 [J].
张建明 ;
章金钊 ;
刘永智 .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05) :28-34
[4]   The Impa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Permafrost and Qinghai-Tibet Railway [J].
Wu Qingbai Li Shuxun Liu Yongzh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ozen Soil Engineering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
EngineeringSciences, 2006, (02) :92-97
[5]   青藏高原地气温度之间的关系 [J].
李述训 ;
吴通华 .
冰川冻土, 2005, (05) :627-632
[6]  
Influences of local factors on permafrost occurrenc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Qinghai-Xizang Railway design[J]. CHENG Guod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ozen Soil Engineering,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4(08)
[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型斜坡失稳研究 [J].
牛富俊 ;
程国栋 ;
赖远明 ;
靳德武 .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03) :402-406
[8]   保护冻土的保温原理 [J].
程国栋 ;
张建明 ;
盛煜 ;
陈继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6
[9]   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 [J].
牛富俊 ;
马巍 ;
赖远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S2) :2652-2658
[10]   遮阳棚在寒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冯文杰 ;
马巍 ;
张鲁新 ;
吴志坚 .
岩土工程学报, 2003, (05) :56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