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地区历史时期的农牧业变迁与人地关系演进

被引:16
作者
肖生春
肖洪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关键词
额济纳地区; 农牧业变迁; 人地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通过对额济纳地区历史时期的农牧业更替以及绿洲环境演变过程的认识,综合其水系变迁、绿洲迁移、荒漠化过程和人类活动中心的转移等方面,将该地区人地关系演进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汉代以前的生态自然平衡阶段,人地自然和谐;两汉至元代的生态失衡阶段,人地矛盾加剧;明清生态自然恢复阶段,人地矛盾缓和;近代生态环境恶化阶段,人地矛盾尖锐。随科技水平提高,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程度增强,必将有利于促进人地矛盾的缓解,最终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黑河流域绿洲环境演变因素研究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中国沙漠, 2003, (04) :51-56
[2]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 [J].
王涛 ;
吴薇 ;
薛娴 ;
张伟民 ;
韩致文 ;
孙庆伟 .
中国沙漠, 2003, (03) :24-29
[3]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J].
龚家栋 ;
程国栋 ;
张小由 ;
肖洪浪 ;
李小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91-496
[4]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J].
王涛 ;
陈广庭 ;
钱正安 ;
杨根生 ;
屈建军 ;
李栋梁 .
中国沙漠, 2001, (04) :7-12
[5]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环境退化及综合治理 [J].
龚家栋 ;
董光荣 ;
李森 ;
高尚玉 ;
肖洪浪 ;
申建友 .
中国沙漠, 1998, (01) :46-52
[6]   黑河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J].
陈隆亨 .
自然资源, 1996, (02)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