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权的起源和废弃——一个基于人口增长和人口大毁灭的理论模型

被引:2
作者
杨志文
机构
[1] 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
稀缺标准; 最大土地需求量; 土地私有产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文章把马歇尔"自由使用时标准农夫耕种土地的最大面积"定义为可耕地不稀缺的数量标准。当所有农民使用的耕地满足马歇尔条件,耕地的边际产品为零,耕地就不是财产。人口增长使其耕地边际产量大于零时,人们使用的耕地才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私人财产。反之,人口大规模毁灭再现马歇尔条件时,耕地又会变为非财产。基于这个客观、真实的标准,对中国农耕文明的考古证据和历史资料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井田制并非产权制度,春秋中后期中原各国才陆续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东汉末年爆发的伤寒导致人口大规模灭绝,使已建立起来的土地产权制度又被彻底废弃。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剑农著, 2005
[2]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 [J].
何炳棣 ;
马中 .
农业考古, 1984, (02) :43-52
[3]   人口规模、交易成本与中西封建社会的产生 [J].
杨志文 ;
彭瑞夫 .
人口与经济, 2011, (03) :1-6
[4]  
"Economic Variab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The Case of Western Mineral Rights". Libecap,Gary.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78
[5]  
中国土地制度史[M]. 新星出版社 , 赵冈, 2006
[6]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 商务印书馆[英]D·李嘉图(Ricardo,D·) 著, 1962
[7]  
政府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 洛克 (Locke, 1964
[8]  
井田制考索[M]. 农业出版社 , 吴慧 著, 1985
[9]  
春秋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顾德融,朱顺龙著, 2001
[10]  
西周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杨宽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