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藻类水体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SICF)特性研究

被引:18
作者
赵冬至
张丰收
杜飞
赵玲
郭皓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2]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
[3] 辽宁大连
关键词
赤潮; 藻类; 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海洋蓝绿藻、叉角藻赤潮和新月菱形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采用度量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高度的Rmaxred/R560比值法,建立了不同藻类Rmaxred/R560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R>0.82。随藻类的不同,Rmaxred/R560与叶绿素a的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其关系方程的系数a的变化范围为0.037—1.135之间,b的变化范围为0.094—0.727之间。同时建立了不同藻类荧光峰位置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除海洋蓝绿藻为0.57外,R均大于0.75。随叶绿素浓度的增加,浮游植物反射光谱荧光峰的位置向红光方向移动。随藻类不同,移动的幅度有所差异,赤潮异弯藻的移动幅度最大,其它藻类每10mgm-3浓度的移动幅度介于0.1—0.3nm之间。叉鞭金藻和塔胞藻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未见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海域赤潮灾害的类型、分布与变化趋势 [J].
赵冬至 ;
赵玲 ;
张丰收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3) :7-11
[2]   OBSERVATIONS OF INSITU FLUORESCENCE OF CHLOROPHYLL-A IN SAANICH INLET [J].
GOWER, JFR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1980, 18 (03) :235-245
[3]  
中国污染水体光谱特征.[M].赵冬至;刘玉机主编;.海洋出版社.2001,
[4]  
渤海赤潮灾害监测与评估研究文集.[M].赵冬至主编;.海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