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的同城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曾群华 [1 ,2 ]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同城化; 现实基础; 路径; 长株潭;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6.02.024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同城化作为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相邻城市协作的纵深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崭新理念。长株潭三市地域相邻、经济相连、生活相近、产业互补,拥有着深厚的"同城"发展基础。随着长株潭地区高铁的开通以及城际交通的日益完善,三市之间的人才、物资、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无障碍流动进一步加强了长株潭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异地同城生活"的同城化将成为长株潭区域发展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加快建立零换乘、无障碍的同城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重点推进长株潭相邻交界区域同城化综合试点,着力推进长株潭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同城化,加强长株潭同城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是推进长株潭同城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都市圈、城市群与同城化的概念辨析 [J].
曾群华 ;
邓江楼 ;
张勇 ;
潘芬萍 .
中国名城, 2012, (05) :4-11
[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同城化研究 [J].
曾群华 ;
邓江楼 ;
张勇 ;
潘芬萍 .
城市观察, 2012, (02) :78-86
[3]   沪苏嘉一体化进程中的同城化研究 [J].
曾群华 ;
徐长乐 ;
邓江楼 ;
俞琪 .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 (03) :53-56
[4]  
广佛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合作模式研究.[J].杨海华;胡刚;.南方论丛.2010, 02
[5]   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 [J].
王振 .
科学发展, 2010, (04) :101-109
[6]   沈抚同城区域协作探索——以沈抚同城化规划为例 [J].
赵英魁 ;
张建军 ;
王丽丹 ;
邹莹 ;
李铁鹏 .
城市规划, 2010, 34 (03) :85-88
[7]   同城化环境和语境下的天津城市文化建设 [J].
阎泽 .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 12 (01) :131-135
[8]   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规划视点 [J].
谢俊贵 ;
刘丽敏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8) :24-28+85
[9]   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展回顾 [J].
王德 ;
宋煜 ;
沈迟 ;
朱查松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4) :74-78
[10]   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 [J].
桑秋 ;
张平宇 ;
罗永峰 ;
高晓娜 .
人文地理, 2009, 24 (03)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