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10
作者
杨盛家 [1 ]
陈兵 [1 ]
佟铸 [1 ]
张淑文 [2 ]
史小林 [3 ]
许晴 [3 ]
张斌 [1 ]
张建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再生医学实验室
[3] 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组织与胚胎教研室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激光多普勒成像仪; 后肢缺血; 动物模型;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4 [周围血管];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LDPI)监测Lewis大鼠后肢急性缺血模型血流和血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后肢急性缺血后血流变化特点。方法切除大鼠左后肢股动脉制备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于术后2、7、14、28及49 d对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采用LDF进行血流、血压检测,于术后7 d采用LDPI进行血流检测。结果所有大鼠术后均成活,未发现后肢坏死;在术后14 d内手术侧后肢平均分为2分,在49 d平均分为1分。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血流比值在术后2 d由术前的1上升至1.31±0.439(P=0.021),术后7 d和14 d分别为0.82±0.538和0.93±0.29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但均明显低于术后2 d的值(P=0.032和P=0.019);术后28 d下降到最低点(0.41±1.970),明显低于术后2、7和14 d值(P=0.004、P=0.007和P=0.006);在术后49 d手术侧后肢血流恢复到接近术前值(0.98±0.093),明显低于术后2 d(P=0.010)而高于术后28 d值(P=0.005),与术后7 d和14 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和P=0.382)。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血压比值术后2 d由术前的1明显下降至0.47±0.375(P=0.031);术后7 d继续下降至0.44±0.118,与术后2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术后14 d下降到最低点(0.35±0.115),明显低于术后2 d和7 d值(P=0.001和P=0.036);术后28 d开始上升(0.54±0.146),明显高于术后14 d值(P=0.008),但与术后2 d(P=0.493)和7 d(P=0.55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9 d恢复接近术前值(0.97±0.094),明显高于术后2、7、14和28 d值(P=0.013、P=0.021、P=0.002和P=0.031)。结论切除大鼠后肢股动脉及分支的方法制备后肢急性缺血模型,在术后14~28 d患肢缺血处于最严重阶段。LDF和LDPI可以动态监测肢体血流及血压的变化,对监测大鼠后肢术后缺血的动态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结扎腹主动脉加双侧腹壁阴部动脉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应用 [J].
刘坤 ;
杨琨 ;
罗军 ;
王洋 ;
李新喜 ;
白超 ;
揭月高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0, 17 (03) :258-262
[2]   己酮可可碱干预随意皮瓣的成活 激光多普勒血液灌流成像评价 [J].
邵洪波 ;
姚月明 ;
张庆富 ;
冯建科 ;
白永强 ;
王车江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05) :838-842
[3]   血流多普勒信号采集与显示系统的设计 [J].
王宁 ;
陈兴新 ;
陈磊 ;
陈思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 (10) :47-49
[4]   pEGFP-C1/Akt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后肢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J].
霍鑫 ;
冯金炜 ;
刘方峰 ;
孔宏亮 ;
严永吉 ;
张强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8, (06) :402-407
[5]   应用Perimed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家兔耳蜗血流的测量 [J].
杨剑 ;
刘博 .
中国医学装备, 2007, (12) :40-42
[6]   家兔后肢缺血模型的制作 [J].
崔世军 ;
俞恒锡 ;
滕旭 ;
祁雅慧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3, (01) :40-42
[7]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在局部脑血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J].
吴劲松 ;
陈衔城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9, (03) :34-36
[8]   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 [J].
刘键 ;
李安之 ;
张光寅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983, (04) :250-256
[9]   Pre-ischemic exercise preserves cerebral blood flow during reperfusion in stroke [J].
Zwagerman, Nathan ;
Sprague, Shane ;
Davis, Michael Duff ;
Daniels, Bradley ;
Goel, Gunjan ;
Ding, Yuchuan .
NEUROLOGICAL RESEARCH, 2010, 32 (05) :523-529
[10]   Post pressure response of skin blood flowmotions in anesthetized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J].
Li, Zengyong ;
Tam, Eric W. C. ;
Lau, Roy Y. C. ;
So, Kwok-Fai ;
Wu, Wutian ;
Mak, Arthur F. T. .
MICROVASCULAR RESEARCH, 2009, 78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