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王嗣欣
[1
]
周丽红
[1
]
赵亮
[1
]
林大正
[1
]
高燕军
[1
]
米艳娟
[1
]
刘志华
[2
]
机构:
[1]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再狭窄;
α-颗粒膜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术后血浆可溶性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25例接受内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术后3 d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后1个月内口服玻立维(75 mg/d)和阿司匹林(300 mg/d),继之口服玻立维(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mg/d)至术后6个月,之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术后6~12个月根据血管再狭窄情况将25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2例)及无再狭窄组(13例)。检测术前、术后即刻、24 h、48 h以及造影复查时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GMP-140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支架后随访6~12个月,12例出现再狭窄(48%),超过50%的再狭窄6例(24%),余6例再狭窄率10%30%。术前以及术后血浆GMP-140水平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0.05);支架术后即刻血浆GMP-14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支架术后24 h时血浆GMP-140水平有所回落,术后48 h降至术前水平。6~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组的血浆GMP-140水平虽高于未再狭窄组,但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浆GMP-140水平与支架术后动脉再狭窄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07 / 130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