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报与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性——来自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证据

被引:23
作者
屈小博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就业研究室
关键词
教育回报; 非正规性; 劳动力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劳动力市场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差异,以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回报在不同就业部门、就业类型存在怎样的特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按小时工资来衡量,不同部门、类型的劳动者整体上具有相似的核密度估计分布,无论按正规与非正规部门还是按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来分类,尽管相同教育阶段的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均高于非正规性,但对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教育回报均呈现递增,并且职业高中的教育回报均显著高于学历高中,在工资收入分布不同部分的教育回报与平均收入都具有相同的情形。由于正规部门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教育阶段进入门槛,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实现制度衔接,扩展劳动力市场非正规性的保护方法和途径,通过正规部门的溢出效应影响非正规部门的收益,对非正规性劳动者收入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教育回报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J].
王美艳 .
世界经济, 2009, (05) :3-17
[2]   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 [J].
王德文 ;
蔡昉 ;
张国庆 .
经济学(季刊), 2008, (04) :1131-1148
[3]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 [J].
邢春冰 .
经济研究, 2005, (06) :16-26
[4]   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 [J].
陈玉宇 ;
邢春冰 .
经济研究, 2004, (08) :105-116
[5]   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雪松 ;
詹姆斯·赫克曼 .
经济研究, 2004, (04) :91-99+116
[6]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J].
李实 ;
丁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58-72+206
[7]   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 [J].
都阳 ;
朴之水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4) :60-66
[8]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minimum wage laws in an informal sector: Domestic workers in South Africa[J] . Taryn Dinkelman,Vimal Ranchhod.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2 (1)
[9]  
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l markets[J] . Mariano Bosch,Julen Esteban-Pretel.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2)
[10]  
Informal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 Isabel Günther,Andrey Launov.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