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提供与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之解读

被引:12
作者
慈健
机构
[1] 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非法提供; 非法获取; 信息; 刑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将非法提供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内,其并不违反谦抑性原则,相反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社会秩序的安全的平衡。本条涉及的是两个罪名,从应然的角度应当确定为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两罪的构成要件的正确理解有助于两罪的正确适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兼评《刑法修正案(七)》相关的规定 [J].
梅姗姗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2 (03) :38-40
[2]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制裁——以《刑法修正案(七)》为视角 [J].
王梓臣 .
唯实, 2009, (07) :53-57
[3]   简评《刑法修正案(七)》 [J].
谢望原 .
法学杂志, 2009, 30 (06) :27-31
[4]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J].
赵江辉 ;
陈庆瑞 .
中国检察官, 2009, (06) :9-11
[6]   《刑法修正案(七)》解读 [J].
黄太云 .
人民检察, 2009, (06) :5-21
[8]   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J].
张明楷 .
法学家, 2008, (04) :65-75+9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 [J].
齐爱民 .
河北法学, 2005, (06) :2-5
[10]  
书店以350元出售7万名老板手机号 .2 ht-tp://news.sina.com.cn/s/2008-06-13/01101573321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