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的实证——以苏州市乌鹊桥电脑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14
作者
吴先华 [1 ]
郭际 [1 ]
胡汉辉 [2 ]
梁琳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
[3]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知识吸收能力; 内生型产业集群; 创新;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0.06.010
中图分类号
F426.67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主要采用了系统学的思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集群知识系统的内部结构,区分了集群知识系统中几种不同的认知角色。实证结果显示,虽然知识在空气中"均匀地扩散",但主要在一部分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核心企业之间流动。在集群企业不同的认知角色中,技术的守门人对集群知识的获取、创造和扩散的作用最大,其他角色在认知上相对封闭。要提高集群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能力,根本在于增强集群内企业的吸收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41 / 951+815 +8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障碍——来自长三角地区KIBS企业的数据实证 [J].
魏江 ;
陶颜 ;
翁羽飞 .
科研管理, 2009, 30 (01) :81-86+96
[2]   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以海正药业技术创新网络为例 [J].
蔡宁 ;
潘松挺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4) :137-144
[3]   本地知识溢出(LKS)影响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的理论研究 [J].
吴先华 ;
胡汉辉 ;
郭际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6) :49-55
[4]  
关于我国发展产业集群中的若干问题[J]. 王缉慈.理论参考. 2006(09)
[5]  
关于我国发展产业集群中的若干问题[J]. 王缉慈.理论参考. 2006 (09)
[6]   关于知识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J].
王众托 .
管理学报, 2004, (01) :18-24+2
[7]  
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J] . Anders Malmberg,Peter Maskell.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2002 (3)
[8]  
Firms in Territories: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J] . Peter Dicken,Anders Malmberg.Economic Geography . 2001 (4)
[9]   Birds of a feather [J].
Robertson, B .
COMPUTER GRAPHICS WORLD, 2001, 24 (01) :22-+
[10]   Do innovations diffuse faster within geographical clusters? [J].
Baptista, 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8 (03) :51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