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政策的发展历程、内在逻辑及其建构路径

被引:51
作者
张云昊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研究中心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循证政策; 证据; 学术研究; 传统公共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循证政策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比较前沿的公共政策理论,它缘起于实证科学,在循证实践运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循证政策强调用科学方法获取的客观、连续和系统化的证据取代信息、观点和经验等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从而既克服了传统公共政策制定的被动性、符号化、观点化和意识流等弊端,又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结构转型。论文在追溯了循证政策的缘起和发展历程以后,从内在逻辑上证成了它对传统公共政策的超越。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从"顶层设计、部门协同、证据网络、政策知识池和知证文化"五个层面建构了循证政策的实现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证据的政策:思想起源、发展和启示 [J].
马小亮 ;
樊春良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3) :353-362
[2]   循证决策:国际实践、理论渊源与学术定位 [J].
周志忍 ;
李乐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12) :23-27+43
[3]   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 [J].
杨文登 ;
叶浩生 .
社会科学, 2012, (08) :107-116
[5]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J].
杨文登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4) :106-110
[6]  
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M]. 科学出版社 , 李晓轩, 2015
[7]  
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