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区餐厅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现况研究

被引:21
作者
苏领彦 [1 ,2 ]
郭新彪 [1 ]
王明良 [2 ]
赵晓艳 [2 ]
闫云峥 [2 ]
汪云 [2 ]
杨咸枝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餐厅; 细颗粒物(PM2.5); 现况研究;
D O I
10.16506/j.1009-6639.2010.10.008
中图分类号
R122.2 [空气与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目的了解餐厅室内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现状,揭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为卫生标准及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区42家餐厅,使用AM-510智能防爆粉尘仪进行餐厅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的检测,同时记录餐厅内人员数量、吸烟者数量等情况,比较不同类别餐厅、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的差异,分析影响因素与室内细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结果 42家餐厅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94μg/m3、76μg/m3,室内比室外高155.26%;有吸烟的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高于室外206μg/m3(228.8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吸烟的餐厅室内与室外水平基本相当;中式正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高于中式快餐厅和西式快餐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式快餐厅和西式快餐厅室内外PM2.5浓度水平相当;大、中、小型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A、B、C级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经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存在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室内无吸烟的餐厅该相关关系更为紧密,而有吸烟的餐厅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无相关关系,以无吸烟餐厅的PM2.5浓度为应变量(y),其室外PM2.5浓度为自变量(x)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μg/m3)=0.828x+9.456(R2=0.862,F=100.327,P<0.001);餐厅室内PM2.5浓度与吸烟支数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14,P<0.001)。结论餐厅内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吸烟和室外空气PM2.5浓度是影响餐厅室内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83 / 9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人群大气颗粒物污染暴露-反应关系的研究 [J].
谢鹏 ;
刘晓云 ;
刘兆荣 ;
李湉湉 ;
白郁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10) :1034-1040
[2]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及碳元素分析 [J].
崔蓉 ;
郭新彪 ;
邓芙蓉 ;
刘红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9, (04) :431-432
[3]   沙尘天气细颗粒物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的影响 [J].
孟紫强 ;
张剑 ;
杨振华 ;
卢彬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 (03) :225-231
[4]   北京市部分餐馆自愿禁烟政策效果评估 [J].
冯国泽 ;
刘瑞玲 ;
杨焱 ;
康纪明 ;
张晨 ;
李强 ;
姜垣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8, (03) :246-249
[5]   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水溶性离子及元素分析 [J].
崔蓉 ;
郭新彪 ;
邓芙蓉 ;
刘红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04) :291-294
[6]  
北京市部分餐厅和酒吧烟草烟雾及影响因素调查[J]. 康纪明,姜垣,林晓光,杨焱,南奕,李竹,刘瑞玲,冯国泽,魏小帅,Mark J.Travers,李强,Andrew Hyland.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08)
[7]   大气中PM致大鼠呼吸道急性损伤作用 [J].
曲红梅 ;
牛静萍 ;
魁发瑞 ;
邵国军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6, (05) :598-599
[8]   PM2.5的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J].
林治卿 ;
袭著革 ;
杨丹凤 ;
晁福寰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5, (02) :150-152
[9]   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 [J].
杨功焕 ;
马杰民 ;
刘娜 ;
周灵妮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2) :5-11
[10]   室内空气PM2.5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赵厚银 ;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3, (05) :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