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社会互动中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

被引:49
作者
蔡翠红
机构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全球治理; 网络巴尔干化; 多利益攸关方模式; 网络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1201 ;
摘要
网络空间的发展加深了国家政府、全球市场和全球社会的融合,也推动了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从"自治论"到"巴尔干化论"的转变。基于全球信息环境的回归、世界政治的竞争逻辑以及网络空间日渐上升的现实挑战性,国家逐步跻身于网络空间的管控和治理。代表各种利益的行为体在国家、市场和社会互动中出现了分化和组合,网络空间出现了不同的阵营分化。作者提出并分析了四种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分化组合方式:利益共同体、竞争共同体、身份共同体和风险共同体。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阵营分化的表面原因在于:一是对目前治理现状的不满,二是基于现状基础上各行为主体对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观点分歧,例如对权力布局现状、制度行动者、制度形式和制度延伸性等的争论。而阵营分化和观点分歧最本质的原因则是各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权力和利益的较量,即网络空间出现的"权力流散"和利益竞争的结果。作者最后对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治理模式将是能够平衡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多层合作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12+158 +158-159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全球治理:走向成熟还是衰落? [J].
亨克·奥弗比克 ;
来辉 .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1) :22-26
[2]   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困境 [J].
蔡翠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5) :94-111+158
[3]   全球治理:结构与过程 [J].
王金良 .
太平洋学报, 2011, 19 (04) :43-53
[4]   重构全球治理 [J].
戴维赫尔德 ;
杨娜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8 (02) :19-28+158
[5]  
安全、领土与人口[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 福柯 (Foucault, 2010
[6]  
互联网政治学[M]. 华夏出版社 , (英) 查德威克, 2010
[7]  
国家与市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斯特兰奇 (Strange, 2006
[8]  
Internet Governa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J] .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 2012 (3)
[9]  
Lost in cyberspace: Harnessing th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 security[J] . Nazli Choucri,Daniel Goldsmith.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 2012 (2)
[10]  
Globalization or World society: How to conceive of modern society?[J] . Niklas Luhmann.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