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被引:26
作者
周海荣
何丽华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生产; 需要; 发展;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8.04.003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框架下厘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因素及其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相对于阶级社会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非对抗性"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回归到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会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展开。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其最终目标是以合理充分的发展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新概括是对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陆学艺:以社会建设为战略重点.[N].汪仲启;.社会科学报.2012,
[2]  
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N].黄铸;.人民日报.2006,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
[4]  
中共党史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党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5]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6]  
列宁全集.[M].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0,
[7]   财富与需要的内生关系: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状况的经济哲学探究 [J].
马拥军 ;
毛小扬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 16 (01) :23-30
[8]   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和新表述 [J].
张荣华 ;
赵华 .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52-55
[9]   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 [J].
张纪 ;
来丽梅 ;
不详 .
理论探讨 , 2004, (06)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