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吗?——一个经济学解释

被引:11
作者
刘冰 [1 ,2 ]
赵子乐 [3 ]
曾福生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3]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新农保; 计划生育; 养儿防老; 储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1407 ;
摘要
采用两时期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新农保"对于农村居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养儿防老",减少农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以及个人账户最低缴费标准越高,则"新农保"越能减少农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数量。因此,"新农保"的实施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农村小额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初可佳 ;
孙建 .
保险研究, 2011, (07) :59-68
[2]   西部地区农民新农保参与意愿研究 [J].
郝金磊 ;
贾金荣 .
西北人口, 2011, 32 (02) :107-110+118
[3]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J].
李轩红 .
山东社会科学, 2011, (03) :118-123
[4]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探析 [J].
李绚 .
农业经济, 2010, (09) :29-30
[5]   新农保发展前景研究 [J].
雒庆举 .
金融与经济, 2010, (05) :25-28
[6]   新农保农户支付:问题、原因及其完善——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 [J].
张朝华 ;
丁士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2 (03) :89-95
[7]   成功推行“新农保”需财政可持续性支持 [J].
刘颖 ;
何春玲 ;
赵大全 .
中国财政, 2010, (01) :24-25
[8]   基金积累制应用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J].
刘昌平 ;
谢婷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30 (06) :26-31
[9]   中青年农民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五县区的调查数据 [J].
沈苏燕 ;
李放 ;
谢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1 (11) :84-89+111
[10]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基础—整合”[J]. 唐均.财经政法资讯.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