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营模式下的“社区参与”机制比较研究——以古村落旅游为例

被引:47
作者
颜亚玉
张荔榕
机构
[1] 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关键词
古村落; 社区参与; 机制; 比较研究;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8.04.020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分别对处于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古村落——福建省永定县洪坑村、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和安徽省黟县西递村的社区参与问题进行研究,在剖析其现状的基础上,以社区参与机制为视角,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四个维度对三种不同经营模式下的社区参与作比较分析与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保障保护地内居民受益的自然资源经营方式——以九寨沟股份制为例 [J].
石璇 ;
李文军 ;
王燕 ;
朱忠福 .
旅游学刊, 2007, (03) :12-17
[2]   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 [J].
张波 .
旅游学刊, 2006, (07) :69-74
[3]   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 [J].
陈腊娇 ;
冯利华 ;
沈红 ;
孙立峰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04) :58-59
[4]   西递、宏村古村落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设计 [J].
梁德阔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4) :123-126
[5]  
南非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中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J].AnnaSpenceley;刘晓晔.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 Z2
[6]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激励机制探讨——以厦门岛东海岸区生态旅游开发为例 [J].
刘岩 ;
张珞平 ;
洪华生 .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4) :60-62
[7]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机制的探讨 [J].
诸葛仁 ;
陈挺舫 ;
特里·德拉西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1) :48-53
[8]  
社区旅游发展机制研究.[D].肖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10
[9]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D].王敏娴.浙江大学.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