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吴安其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音; 口语; 洋泾浜语; 口头语言; 词汇; 书面语; 语法; 文法; 克里奥尔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语言接触对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语言区域性特征往往是古代的某一类语言或方言的底层的表现,语言联盟这样的归纳不能代替发生学分类。汉语方言先喉塞音的分布与古百越民族的分布相当一致,是侗台语语音底层的表现。文白异读中文读声类和韵类的变化不是语音的借用,是模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民族语对中古汉语浊声母演变的影响 [J].
陈其光 .
民族语文, 1999, (01) :21-26
[3]   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 [J].
游汝杰 .
民族语文, 1982, (02) :33-45+48
[4]  
汉藏语同源研究.[M].吴安其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  
拉波夫语言学自选集.[M].(美)拉波夫(WilliamLabov)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6]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王福堂著;.语文出版社.1999,
[7]  
回辉话研究.[M].郑贻青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8]  
历史语言学.[M].徐通锵著;.商务印书馆.1991,
[9]  
语言地理类型学.[M].[日]桥本万太郎 著;余志鸿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0]  
羌语简志.[M].孙宏开 编著.民族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