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40
作者
马晓龙 [1 ]
曹杏娟 [2 ]
机构
[1]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空间格局; 形成机理;
D O I
10.16323/j.cnki.lykx.2013.02.002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系统梳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省域为研究单元,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规模实效因子、企业活力因子、经营绩效因子和消费支撑因子是影响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的主要因子,4项指标对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累积贡献值已经超过80%;从空间结构上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旅游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梯度递减格局,东部地区省份的旅游竞争力水平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但一些省份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异特征。从旅游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角度出发,研究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旅游产业的效益更多地来自于全方位和全要素的产业发展,而这些要素既涵盖旅游系统内部的各项要素,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必须强调各项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类型的古村落旅游竞争力分析 [J].
程乾 ;
郭静静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226-1232
[2]   吉林省城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定量评价研究 [J].
徐喆 ;
李闯 ;
李悦铮 .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 (01) :159-165
[3]   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 [J].
汪德根 ;
陈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249-256
[4]   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 [J].
龙江智 .
旅游科学, 2010, 24 (02) :26-39
[5]   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竞争份额-偏移方法分析 [J].
李海建 ;
梁留科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0, (01) :98-102
[6]   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综述 [J].
王纯阳 .
旅游科学, 2009, 23 (03) :28-34
[7]   基于旅游竞争力效度的中国省级旅游区旅游发展态研究 [J].
李振亭 ;
马耀峰 ;
李创新 .
资源科学, 2009, 31 (03) :450-455
[8]   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 [J].
徐淑梅 ;
杨铭铎 .
经济地理, 2008, (05) :876-881
[9]   基于PCR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J].
黄秀娟 ;
黄福才 .
经济地理, 2007, (05) :847-851
[10]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基于竞争力性质的研究 [J].
盛见 .
旅游学刊, 2007, (08)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