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有性质弱化及其应对

被引:11
作者
段龙龙 [1 ]
张樱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组织; 专业合作社; 公有制; 宏观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32 [集体所有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我国集体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传统单一集体化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步向多元专业化农业经营体制转轨,随着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大量出现与农业产业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速,导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有性质弱化趋势凸显,一方面集中表现为集体资产总量与控制力的衰退,另一方面突出表现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缺失与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因而必须制定相应对策,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农业经营成果的农民共享机制和新农村建设稳定推进的支撑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土地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一种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J].
李全伦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1) :10-16
[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五个认识” [J].
朱有志 ;
肖卫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 (02) :33-37+91
[3]   论农村集体土地权益配置失衡及其制度矫正 [J].
杨青贵 ;
王祎 .
农村经济, 2013, (02) :42-45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研究回顾与前瞻 [J].
谭贵华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9 (01) :123-129
[6]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选择 [J].
施建刚 ;
蔡顺明 ;
魏铭材 .
农村经济, 2012, (09) :26-29
[7]   农村土地私有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灵丹妙药吗 [J].
邵传林 .
经济学动态, 2009, (09)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