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其周边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被引:13
作者
李伟 [1 ]
崔丽娟 [1 ]
张曼胤 [1 ,2 ]
王义飞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2] 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洛阳江口; 红树林湿地; 景观; 动态变化;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9.01.013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3S"技术,对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及周边地区1993年、2001年、2003年和2006年遥感影像进行了动态分析。将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划分为红树林、米草(Spartina)地、滩涂、水域、建设及交通用地、其他林地与农田7类;分析各类型景观格局特征和动态变化以及各景观类型间的转化。结果表明,4个时期的红树林面积发生明显变化,与1993年相比,2006年红树林的面积增加了5倍,达到145.08 hm2;红树林的空间分布范围也在不断向南延伸,红树林空间质心变化由早期向西北偏移变为后期向东南偏移。4个时期中,研究区红树林的平均斑块面积在2001年最小(0.34 hm2),而斑块数(58)、破碎度(0.000 291)、分离度(223.15)、斑块形状指数(20.67)、分维数(1.50)都在2001年达到最大,红树林在2001年破碎化现象最明显,分布零散,斑块形状最复杂。2001年,研究区其他6种景观类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较差,这与研究区附近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关。滩涂与其他林地的动态度在2003~2006年间最大;红树林、米草地、建设及交通用地以及农田的动态度在2001~2003年间最大,这主要与城乡建设以及红树林湿地恢复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有关。在其他林地、建设及交通用地和农田的面积转化中,建设及交通用地面积在1993~2006年间增加了1 526.17 hm2。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遥感技术在泉州湾湿地信息提取中的利用 [J].
罗彩莲 .
防护林科技, 2007, (03) :77-78
[2]   中国湿地分类编码系统研究 [J].
崔丽娟 ;
张曼胤 ;
何春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3) :87-92
[3]   1993~2003年厦门市湿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林巧莺 ;
林广发 ;
陈志鸿 ;
杨陈照 ;
游丽平 .
湿地科学, 2006, (04) :298-303
[4]   居民对泉州湾滨海湿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研究 [J].
陈金华 ;
秦耀辰 .
湿地科学, 2006, (04) :280-285
[5]   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J].
陈铭 ;
张树清 ;
傅晓阳 ;
王志强 ;
王丹丹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21-24
[6]   3S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J].
潘辉 ;
罗彩莲 ;
谭芳林 .
湿地科学, 2006, (01) :75-80
[7]   闽江河口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郑彩红 ;
曾从盛 ;
陈志强 ;
林茂昌 .
湿地科学, 2006, (01) :29-35
[8]   湿地鸟类旅游开发研究——以泉州湾为例 [J].
陈金华 ;
张立敏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 (04) :41-44
[9]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人工生态恢复的研究 [J].
叶功富 ;
范少辉 ;
刘荣成 ;
张建生 ;
洪志猛 ;
崔丽娟 ;
林宏斌 .
湿地科学, 2005, (01) :8-12
[10]   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变化及调控对策研究 [J].
王树功 ;
黎夏 ;
周永章 ;
刘凯 ;
陈桂珠 ;
不详 .
湿地科学 , 2005, (01)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