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农村女性青年的社会流动——以皖北C村为例

被引:7
作者
陈占江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邮编:
关键词
农村女性; 青年; 社会流动; 社会转型期; 婚姻; 户籍制度; 皖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8 [妇女];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目前,农村女性青年主要通过婚姻、升学、关系、顶替父职、个人自致五种途径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和改革开放前相比,农村女性青年的社会流动频率加大、人数增多,实现社会流动的途径趋于多元化。但是,由于受户籍制度、家庭条件、自身先赋、后天自致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女青年的社会流动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 [J].
张翼 .
社会学研究, 2004, (04) :76-90
[3]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J].
叶文振 ;
刘建华 ;
杜鹃 ;
夏怡然 .
人口学刊, 2003, (05) :22-28
[4]   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 [J].
刘精明 .
社会学研究, 2001, (06) :1-18
[5]  
中国社会分层.[M].李培林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  
社会学十大概念.[M].(法)让·卡泽纳弗(JeanCazeneuve)著;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许欣欣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  
社会学.[M].(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  
青年学.[M].金国华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