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格局原理的土地规模化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30
作者
吴良林 [1 ,2 ]
罗建平 [3 ]
李漫 [1 ]
机构
[1]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环境工程; 土地整理潜力; 土地规模化整理; 景观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土地整理目的主要包括增加土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现代规模农业发展的要求。该文探讨利用地形指标,景观丰度指数、斑块方度指数、景观集中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定量评价土地规模化整理潜力的方法,为区域土地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以喀斯特山区耕地整理为例,应用GIS(geo 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定量分析了广西喀斯特山区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广西都安县大部分位于石山区乡镇的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指数均很低,而南部河谷区乡镇的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指数较高,河谷平坦区的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指数为0.85,喀斯特峰丛峰林山区为0.17,前者为后者的5倍。表明土地规模化整理潜力受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格局的共同制约,不同地形和土地资源格局条件下,区域土地规模化整理潜力之间差异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GIS的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制图与动态模拟方法研究 [J].
张周平 ;
王勇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4) :141-144+148
[2]   我国高速公路生态边坡的建设及生态评价 [J].
郝岩松 ;
王国兵 ;
万福绪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4) :257-262
[3]   对土地整理的几点认识 [J].
王爱民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 (04) :12-13+46
[4]   基于GIS的土地整理景观效应分析 [J].
王军 ;
邱扬 ;
杨磊 ;
邸超 ;
余莉 .
地理研究, 2007, (02) :258-264
[5]   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国外的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J].
高明秀 ;
赵庚星 ;
王瑷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S2) :299-302
[6]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J].
吴克宁 ;
郑信伟 ;
吕巧灵 ;
韩春建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2) :300-302
[7]   乡镇耕地整理对耕地景观破碎度的影响研究 [J].
邓劲松 ;
王珂 ;
李君 ;
徐俊锋 ;
沈掌泉 ;
高玉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41-44
[8]   山地农业区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状况——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 [J].
杨庆华 ;
杨世先 ;
马文彬 ;
施正丹 .
山地学报, 2005, (06) :6749-6755
[9]   中国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的新定位 [J].
陈建设 ;
韩武波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1) :30-33
[10]   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研究 [J].
牛佳 ;
董玉祥 .
资源·产业, 2004, (03)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