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治理——基于社会形态演变进程的考察

被引:446
作者
戴长征 [1 ,2 ]
鲍静 [3 ,4 ,5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中国经济外交研究会
[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4]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5]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数字政府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形态; 数字政府治理; 数字协商; 智慧服务; 全球治理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上层建筑,不同的生产关系及其运行方式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根据不同生产关系下社会互动频率的强弱和信息交换方式的不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或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农业社会人际互动以乡土为中心且信息主要在精英阶层内生产和流动;工业社会的人际互动以物质利益交换为中心,信息沿着社会阶层不断向下流动,统治阶级内部与各阶层之间要求的分权意识逐步增强;而信息社会的人际互动则直接以信息交换为中心,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日趋"互动化"和"扁平化"。三种社会形态决定着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单向控制、代议互动与数字协商。但相比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统计管理,"数字政府治理"更加强调数据融通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服务",而且面对日趋"网络化"和"数据化"的"数字地球",数字政府治理体系的建构不仅响应了信息革命下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与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与同构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电子治理的概念特征、价值定位与发展趋向 [J].
杨国栋 ;
吴江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03) :64-70
[2]   电子政府概念的演进:从虚拟政府到智慧政府 [J].
张锐昕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 17 (06) :4-13
[3]   大数据的特质及其安全和信用风险 [J].
于跃 ;
王庆华 .
行政论坛, 2016, 23 (01) :83-88
[4]   电子政务到数字治理的转型:政治、行政与全球化——评Digital Governance:New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Public Service and Participation [J].
郑跃平 ;
Hindy LSchachter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1) :170-177
[5]   现代城市管理的必然趋势:“数字城市与政府智能化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开展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研究的几点做法 [J].
王乘 ;
何精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01, (03) :18-19
[6]   “数字城市”:城市政府管理的革命 [J].
徐晓林 .
中国行政管理, 2001, (01) :17-20
[7]  
可视化未来.[M].艾登;米歇尔.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8]  
智慧政府.[M].徐继华; 冯启娜; 陈贞汝; 著.中信出版社.2014,
[9]  
社交网络改变世界.[M].(加) 弗雷泽; (印) 杜塔;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  
数字政府.[M].(美) 韦斯特 (West;D.) ; 著.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