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研究:一个动态研究框架

被引:3
作者
朴玉 [1 ]
金洪云 [2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产品产地; 产地竞争力; 研究框架;
D O 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2.02.021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的生产往往会出现积聚现象,其中某些集聚地还会逐步形成占较高市场份额的主产地,在市场中具有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以往对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的研究主要是从农业区位理论、竞争理论、农产品主产地形成等方面展开,对产地竞争力的研究则较多选择比较优势为评价指标,通过局部、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产地间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动态的研究框架,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提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J].
夏晓平 ;
李秉龙 ;
隋艳颖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1) :32-35
[2]   江苏邳州大蒜主产地形成机制研究:农户规模化种植视角 [J].
周应恒 ;
谢美婧 ;
熊素兰 ;
周威山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9) :37-41
[3]   从集中走向分散:我国梨生产格局变动解析 [J].
耿献辉 ;
周应恒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3) :38-44
[4]   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寿光批发商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J].
卢凌霄 ;
周德 ;
吕超 ;
周应恒 .
财贸经济, 2010, (06) :113-120+133
[5]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分析 [J].
钟甫宁 ;
刘顺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9) :39-44
[6]   蔬菜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黄季焜 ;
牛先芳 ;
智华勇 ;
董晓霞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7) :4-10+110
[7]   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演化与优化——基于31个省区的实证分析 [J].
李岳云 ;
卢中华 ;
凌振春 .
经济地理, 2007, (02) :191-195
[8]   农业区位理论与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J].
李瑜 ;
郑少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2) :147-150
[9]   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以我国苹果产业为例 [J].
王宇翔 ;
谢科进 .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 (12) :22-24+30
[10]   准公共品服务、政府角色定位与中国农业产业簇群的成长——山东省金乡县大蒜个案分析 [J].
郑风田 ;
顾莉萍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5)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