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油蒿群落更新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张强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来源
:
生态学杂志
|
1983年
/ 02期
关键词
:
风蚀沙地;
生境土壤;
丘间低地;
种子萌发;
种子数;
迎风坡;
光板;
贮量;
群落更新;
沙埋;
D O I
:
10.13292/j.1000-4890.1983.0024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蒿属荒漠是温带荒漠的主要标志型植被类型,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是我国沙区东、中部的主要群落类型之一,它广布于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的草原、半荒漠、荒漠区的沙区。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油蒿群系面积为2232.7平方公里(1964年考察数据),占该沙漠面积的15.1%。油蒿当年新枝是骆驼、山羊的主要饲料,枝叶枯萎后可作冬春牧草,其茎秆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燃料。全草均可药用,根可止血,茎叶及花蕾祛风湿清热、拔脓,种子可利尿。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油蒿群落不仅分布广,并且有耐沙埋、抗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M].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
←
1
→
共 1 条
[1]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M].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