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33
作者
孔凡斌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工程; 生态补偿;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回顾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剖析退耕还林(草)工程主要经济政策、成本结构和补偿现状,指出当前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以及补偿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我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能途径;提出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研究 [J].
孔凡斌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6, (01) :50-52+86
[2]   论荒漠治理的制度安排 [J].
杨卫军 ;
韦苇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4
[3]   森林生态保护与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J].
孔凡斌 ;
魏华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112-118
[4]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J].
孔凡斌 .
林业科学, 2004, (05) :62-70
[5]   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J].
支玲 ;
李怒云 ;
王娟 ;
孔繁斌 .
林业科学, 2004, (02) :2-8
[6]   试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理论、对象和实现途径 [J].
孔凡斌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 (02) :101-104+115
[7]   有效实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的若干政策建议 [J].
沈茂英 ;
沈桂龙 .
农村经济, 2001, (01) :8-10
[8]   外部性的内在化问题 [J].
郑秉文 .
管理世界, 1992, (05) :195-204
[9]  
中国退耕还林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李世东著, 2004
[10]  
经济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英)马歇尔(A.Marshall)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