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联合体(平台)的形成和演变——以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

被引:6
作者
许强
兰文燕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研发联合体;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三螺旋;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0.02.018
中图分类号
F273 [企业生产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近几十年来,研发联合体作为一个国家(地区)实现技术追赶,提升技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而广受关注。中国台湾与大陆先后建设了一批研发联合体(大陆称之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但由于两地经济、技术和体制环境的不同,台湾研发联合体和大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各不相同。论文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运用三螺旋创新模型阐释其形成和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希望能给技术追赶型国家(地区)发展研发联合体方面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论文认为政府、学术界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决定了研发联合体(平台)的功能定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主导逻辑;并提出了研发联合体(平台)未来发展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浙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J].
李啸 ;
朱星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3) :39-43
[2]   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政策探讨 [J].
郝立勤 ;
赖于民 .
科学学研究, 2006, (S1) :103-107
[3]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 [J].
操龙灿 ;
杨善林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77-82
[4]  
三螺旋[M]. 东方出版社 , (美)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Etzkowitz)著, 2005
[5]   The origins and dynamics of Taiwan's R&D consortia [J].
Mathews, JA .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4) :633-651
[6]  
Cooperative R&D in Japan and Korea: a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policy[J] . Mariko Sakakibara,Dong-Sung Cho.Research Policy . 20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