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SAM模型的城市碳通量观测贡献区研究

被引:11
作者
袁庄鹏
赵敏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涡度相关观测; 大气稳定度; 风向; 土地利用; 城市生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0.2 [监测分析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全球变化背景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以上海市奉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观测系统所获得的通量观测数据,应用FSAM(the Flux-SourceArea Model)模型,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不同风向下通量贡献区的分布及时间动态.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会影响通量贡献区的范围,表现为不稳定大气条件下通量贡献区长度为66~491 m,稳定条件下通量贡献区长度为94~1047 m.风向对通量贡献区的影响表现为在主风风向90°~180°,稳定大气条件下(通量贡献p为0.9时)通量贡献区的范围为94~1047 m,垂直于迎风方向的宽度为335 m;其他风向的通量贡献区分布与主风风向各不相同,分别为103~1146,122~1337,110~1256 m.通量贡献区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表现为夜间通量区范围大于白天.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土高原沟壑区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 [J].
楚良海 ;
刘文兆 ;
朱元骏 ;
李双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2) :211-218
[2]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贡献区分析 [J].
顾永剑 ;
高宇 ;
郭海强 ;
赵斌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374-379+386
[3]   湍流微气象观测的印痕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拓展 [J].
蔡旭晖 .
大气科学 , 2008, (01) :123-132
[4]   复杂条件下湍流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J].
王介民 ;
王维真 ;
奥银焕 ;
孙方林 ;
王树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791-797
[5]   中国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通量观测空间代表性初步研究 [J].
米娜 ;
于贵瑞 ;
温学发 ;
孙晓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22-33
[6]   几种不同下垫面地表粗糙度动态变化及其对通量机理模型模拟的影响 [J].
周艳莲 ;
孙晓敏 ;
朱治林 ;
张仁华 ;
田静 ;
刘允芬 ;
关德新 ;
袁国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244-254
[7]   应用涡动相关法计算水热、CO2通量的国内外进展概况 [J].
沈艳 ;
刘允芬 ;
王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559-566
[8]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通量观测的footprint及源区分布 [J].
赵晓松 ;
关德新 ;
吴家兵 ;
金昌杰 ;
韩士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7-23
[9]  
亚洲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研究进展[J]. 于贵瑞,张雷明,孙晓敏,李正泉,伏玉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10]  
气象条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通量的影响[J]. 关德新,吴家兵,于贵瑞,赵晓松,韩士杰,金昌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