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学劳作

被引:5
作者
王惠民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 马克思; 共产主义; 美学劳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本文讨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劳动。未来,尚未具备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依然不会脱离马克思定义的机器范畴。但是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机器大工业的最高阶段,它预示了资本主义的终结与共产主义的到来。为了考察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问题,文章总结了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实践与劳动理论,并从行为结构的角度定义劳动是以行为对象的善为目的的活动。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会消失,摆脱了异化劳动的人们将从事合目的且合规律的自由劳动,本文称之为"美学劳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十问.[M].史蒂芬·霍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  
精神现象学.[M].(德) 黑格尔 (Hegel;G.W.) ; 著.人民出版社.201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5]  
人工智能哲学.[M].(英)玛格丽特·A.博登(MargaretA.Boden)编著;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  
康德著作全集.[M].李秋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300-06863-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3,
[8]  
李泽厚十年集.[M].李泽厚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9]   人工智能提出了什么哲学问题? [J].
赵汀阳 .
文化纵横, 2020, (01) :43-57
[10]   经济学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 [J].
蔡昉 .
劳动经济研究 , 2019, (02)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