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被引:26
作者
李敏 [1 ]
孙建华 [2 ]
陆军伟 [3 ]
刘兰英 [2 ]
耿昊 [2 ]
机构
[1] 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
[2] 江苏省中医院
[3] 江阴市中医院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假球性麻痹; 吞咽障碍; 项五针;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9.11.005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项五针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0.0%,项五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项五针比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通关利窍针法治疗脑中风性假性延髓麻痹300例 [J].
蒋戈利 ;
王国华 ;
王鹤云 .
上海针灸杂志, 1997, (02) :19-20
[2]   醒脑开窍法对假球麻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胡国强 ;
蒋戈利 ;
石学敏 .
上海针灸杂志, 1991, (04) :6-7
[3]   针刺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 REG 即时效应的观察 [J].
蒋戈利 ;
韩宝杰 ;
张杰 ;
石学敏 .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1, (02) :41-43+34
[4]   “醒脑开窍”针法对假性球麻痹病人微循环影响的观察 [J].
蒋戈利 ;
刘云洁 .
江苏中医, 1991, (05) :21-23
[5]  
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4 (01)
[6]  
神经病中医新疗法[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高维滨主编, 2001
[7]  
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日)大西幸子,孙启良编著, 2000
[8]  
Quantifying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 A functional dysphagia scale based on videofluoroscopic studies[J] . Tai Ryoon Han,Nam-Jong Paik,Jin Woo Park.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20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