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奖现象看科学创造的特征

被引:22
作者
刘俊婉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诺贝尔奖; 科学发现; 研究周期; 科学中心转移; 科学政策;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9.09.022
中图分类号
G305 [科学发明、发现研究(创造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通过对1901年至200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成果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诺贝尔获奖者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年龄分布、获奖时间分布、研究周期、获奖周期、师生合作以及机构优势积累等特征,揭示出诺贝尔获奖者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和"发现之发现"等现象,从中可以揭示出科学创造的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可以为科技管理者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89 / 12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看名师的作用 [J].
邢润川 ;
孔宪毅 .
科技导报, 2002, (04) :17-20
[2]   卢瑟福与诺贝尔科学奖“人才链” [J].
王荣德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03) :71-73+78
[3]   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发现 [J].
江之水 ;
陈益升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94, (02) :14-24
[4]   重大科技成果威布尔分布的普遍性 [J].
赵红州 ;
梁立明 ;
王元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2, (03) :5-12
[5]   科学发现年龄定律是一种威布尔分布 [J].
梁立明 ;
赵红州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1, (01) :28-36
[6]  
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百年[M].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郭奕玲, 2002
[7]  
2001科学发展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编], 2001
[8]  
科学能力学引论[M]. 科学出版社 , 赵红州 著, 1984
[9]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金[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邢润川,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