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22
作者:
谢增华
[1
]
刘萍
[2
]
张艳艳
[2
]
陈强
[1
]
谢朝艳
[1
]
机构:
[1] 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来源: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机制;
D O 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8.056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阐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680例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RI的SE(自旋回波序列)、F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E(场回波序列)、GRE(梯度回波)扫描,调查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因素,对所有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总结、分级,使用χ2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患者发生脑微出血因素包括:年龄、饮浓茶史、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史、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史、心力衰竭史、平均动脉压、脑梗死次数及血液学检查中的血小板含量、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心衰、APTT是患者出现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脑白质稀疏严重程度加大后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随之增加。随着腔隙性脑梗死分级的增大,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脑微出血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平均动脉压、心衰以及APTT,脑微出血的发生与急性脑梗死没有直接关系,抗栓溶栓治疗并不是脑微出血出现的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既存在颅内较大血管病变,又存在微血管病。
引用
收藏
页码:1416 / 141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