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基于张掖市2010年调查数据

被引:11
作者
侯彩霞
赵雪雁
文岩
张亮
张方圆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环境影响; 生态足迹; 农户; 张掖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户是农村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其生活消费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然而农户的生活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对环境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为了缓解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压力,需要研究其消费对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基于张掖市2010年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研究了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影响空间差异,并分析了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张掖市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056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05hm2/人,人均生态盈余0.649hm2/人;(2)从生态足迹的构成看,当地的生活消费主要是以生物资源和化石能源消耗为主,占总生态足迹的81%,而建筑用地和水域消耗最少,占总生态足迹的1.2%。;(3)张掖市五县(区)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总体差异较小,Gini系数为0.309。但是区域间的差异远远大于区域内的差异,区域间的差异为0.442,占总差异的71.1%,区域内的差异为0.18,占总差异的28.9%。其中,甘州区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影响差异最大,Theil指数为0.078;(4)农户消费模式、家庭规模和人均年收入增多,将加剧农户对环境的压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本存量和非农化程度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农户对环境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13 / 20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Theil系数、基尼系数和县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J].
章昌平 ;
廉超 ;
裴金平 .
统计与决策, 2013, (03) :109-113
[2]   藏族地区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J].
赵雪雁 ;
侯彩霞 ;
路慧玲 ;
张方圆 ;
张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101-107
[3]   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感知——以甘南高原为例 [J].
赵雪雁 .
生态学报, 2012, 32 (21) :6776-6787
[4]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环境压力评估——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J].
杨莉 ;
刘宁 ;
戴明忠 ;
陆根法 .
生态学报, 2008, (11) :5610-5618
[5]   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王新华 ;
尚海洋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58-3365
[6]   成都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张泽洪 ;
朱飞燕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 (02) :100-103
[7]   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居民对环境退化的响应 [J].
阎建忠 ;
张镱锂 ;
朱会义 ;
摆万奇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2) :146-156
[8]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食物碳消费动态 [J].
罗婷文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05, (12) :3252-3258
[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家庭资源消费可持续性研究 [J].
李定邦 ;
金艳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39-44
[10]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邱国玉 .
地理学报, 2005, (02) :1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