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愿违:财政支出导向与政治信任

被引:20
作者
游宇
张光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政治信任; 合法性困境; 结构分析; 财政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5 [财政支出];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4 ; 12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较为单一的政治合法性来源以及经济高速增长而不断积累的社会矛盾,使得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合法性困境"。既存的有关中国政治信任的经验研究基本上是在个体的层面上探讨,本文则运用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的"主观"数据与相关地方财政收支的"客观"数据,在多层次上探讨中国公众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在个体层面上,我们的发现与既有文献基本一致,即城市居民、高收入群体、人际信任度更高、互联网使用更为频繁的公众会更加不信任政治机构,而自由民主价值观较弱的负作用与传统社会价值观较强的正效应并存于大陆公众之中。在跨省层次上,我们发现地方财政的再分配支出加强公众的政治信任度,而发展性支出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共的政治信任度。这一发现表明,经济发展本身非但不足以为政权提供合法性,甚至构成其"合法性困境"的来源之一;国家应通过提供更多的再分配公共物品和高质量的"政治公共物品"以提高公众政治信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5 +7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2007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财政部国库司, 2010
[2]  
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财政部国库司, 2011
[3]  
2008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财政部国库司, 2011
[4]  
联邦主义的代价[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彼得森 (Peterson, 2011
[5]   税收、租金与治理:理论与检验 [J].
马骏 ;
温明月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86-108+243
[6]   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东亚儒家社会的公民价值观念的链接 [J].
王正绪 ;
游宇 .
开放时代, 2012, (06) :98-115
[7]   转型期中国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从“经济增长合法性”到“公共产品合法性” [J].
孟天广 ;
杨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4) :122-135
[8]   公民期望与政府职能的改进——基于一项对大学生财政支出认知态度的调查研究 [J].
张光 ;
庄玉乙 .
公共管理学报, 2012, 9 (03) :11-18+122
[9]   可持续的经济大跃进?——重庆高速增长的财政解析 [J].
游宇 .
公共行政评论, 2012, 5 (04) :27-51+178
[10]   经济社会现代化与大众民主观念在东亚社会的兴起 [J].
王正绪 .
开放时代, 2012, (10) :8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