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5
作者
李茜 [1 ]
毕如田 [2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2]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农民; 生计; 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借鉴先进的国际理念,解决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新农村建设中最为关注的大问题。笔者利用2006年夏季山西省西北四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农民生计问题的严峻性和严重性。其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导致粗放的谋生方式;农村人口增长和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和生态退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影响结果:阻止土地、生态退化;不断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环境资产的产权赋予农民”、“确定政府与农民的交易量”和“政府给予农民的补偿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三大出发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安化县退耕还林后续发展与农民生计问题调查 [J].
苏明生 ;
何国强 ;
陶圻 ;
王以戬 ;
秦新安 ;
陈君伟 .
湖南林业科技, 2006, (02) :93-95
[2]   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 [J].
马晓河 .
决策, 2006, (01) :50-51
[3]   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 [J].
唐钧 ;
张时飞 .
中国劳动保障, 2005, (08) :20-21
[4]   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对策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
科学咨询, 2005, (04) :20-22
[5]   对东胜区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问题的思考 [J].
张俊生 ;
王泽凯 .
内蒙古林业, 2005, (04) :11-11
[6]   森林与农民生计 [J].
David Kaimowitz .
中国林业, 2004, (10) :17-18
[7]   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 [J].
徐秀丽 ;
李小云 ;
左停 ;
叶敬忠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2)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