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的环境组织模式与发展的环境运动网络——对福建省P县一起环境抗争运动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童志锋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环境抗争; 社会运动; 组织模式; 运动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30108 ;
摘要
在动员结构与社会运动发展关系的研究中,西方学者比较强调正式组织与运动网络在社会运动中发挥的作用。由于我国运动组织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度制约,其组织模式与网络关系呈现出独特的模式,其组织模式和网络关系未必是静态的,而是随着运动的发展不断变动的。本文通过对发生在福建省P县的一起环境抗争运动的分析,展现了组织模式从无组织化到维权组织再到环境正义团体发展的可能路径。当一个地方性的环境正义团体被纳入全球化的绿色网络中后,运动网络将不仅限于熟人关系网络,这也表明,运动网络也会随着运动的发展和组织模式的变迁而不断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 [J].
童志锋 .
理论月刊, 2013, (03) :161-165
[2]   动员结构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 [J].
童志锋 .
理论月刊, 2012, (05) :169-173
[3]   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双重困境”与“双管齐下” [J].
童志锋 ;
黄家亮 .
湖南社会科学, 2008, (03) :88-92
[4]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07, (01) :105-121
[5]  
一个扶贫项目引发的千人诉讼[J]. 梅永存 ,吕路阳.中国社会导刊. 2005(11)
[7]   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 [J].
仝志辉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1-9
[8]  
城乡家庭[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杨善华, 2000
[9]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J] . John D. McCarthy,Mayer N. Zald.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7 (6)
[10]  
Protest as a Political Resource *[J] . Michael Lipsk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196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