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转型发展——从海洋保护区走向海洋生态红线区

被引:45
作者
曾江宁 [1 ,2 ]
陈全震 [1 ,3 ]
黄伟 [1 ]
杜萍 [1 ,3 ]
杨辉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3]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海洋生态红线区; 生态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824 ;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决策统一性、工作内容与管理要求的一致性相关联,海洋保护区的核心、关键和重要因素与海洋生态红线的范围划定、宏观应对策略制定、微观管理规定一一对应。对海洋保护区管理向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与管理的转变给出了若干建议,认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指标体系可以参照海洋保护区绩效评估、保护区选划与评估指标;并从海洋生态红线的尺度,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格局-结构\过程-机理,复杂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红线的结合,海洋生态红线基点观测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以海南省为例 [J].
黄伟 ;
曾江宁 ;
陈全震 ;
杜萍 ;
汤雁滨 ;
杨辉 .
生态学报, 2016, 36 (01) :268-276
[2]   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 [J].
曹忠祥 ;
宋建军 ;
刘保奎 ;
刘岩 .
中国发展观察, 2014, (09) :42-45
[3]   地球生物学前沿:进展与问题 [J].
谢树成 ;
殷鸿福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6) :1072-1086
[4]   借鉴国际经验保护滨水生态空间 [J].
何萍 ;
贾俊艳 ;
侯利萍 ;
徐杰 .
环境保护, 2014, 42 (11) :64-66
[5]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区划指标框架研究 [J].
徐惠民 ;
丁德文 ;
石洪华 ;
温泉 ;
叶属峰 .
生态学报, 2014, 34 (01) :122-128
[6]   中国大陆海岸线近30a的时空变化分析 [J].
高义 ;
王辉 ;
苏奋振 ;
刘桂梅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 35 (06) :31-42
[7]   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认知才刚刚起步 [J].
金陵 .
科学24小时, 2013, (10) :51-51
[8]   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 [J].
许妍 ;
梁斌 ;
鲍晨光 ;
兰冬东 ;
于春艳 ;
马明辉 .
海洋通报, 2013, 32 (04) :361-367
[9]   中国沿海海域使用现状综合水平评价 [J].
王伟伟 ;
蔡悦荫 ;
贾凯 ;
马静宇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 30 (05) :9-12
[10]   我国海湾海域使用的基本状况 [J].
张云 ;
张英佳 ;
景昕蒂 ;
宋德瑞 ;
赵建华 ;
王权明 ;
苗丰民 .
海洋环境科学, 2012, (05) :7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