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论纲

被引:8
作者
周耀林
机构
[1] 武汉大学
关键词
档案保护; 世界记忆; 档案安全; 创新;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8.05.008
中图分类号
G273.3 [保护];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2 ;
摘要
档案保护起源很早,在经历了经验性总结、专业化分工以及此后自然科学的应用之后,开始朝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行,最终促成了二战后档案保护科学的形成。在我国,档案保护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经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起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停顿、改革开放后的重新起步、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蓬勃发展后,档案保护在"技术观""管理观""记忆观""遗产观""安全观""平台观"方面不断发展,为保护档案的专业活动融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发展的动力。"十三五"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档案保护需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创新,主要包括安全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防灾创新、项目创新、标准创新、技术创新、队伍创新、平台创新和成果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文化遗产研究集刊[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 2003
[2]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郭莉珠, 2008
[3]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周耀林, 2012
[4]  
“世界记忆工程”背景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政策审视与推进[A]. 周耀林.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 2010
[5]  
天津市档案保护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高宏伟.天津大学 2014
[6]   档案保护技术学体系结构之我见 [J].
周耀林 .
档案学通讯, 2000, (01) :44-45
[7]   数字时代档案保护指导思想的变化 [J].
张美芳 .
档案与建设, 2002, (02) :14-16
[8]   对1949~2000年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J].
周耀林 .
档案学研究, 2002, (04) :33-37+43
[10]   从档案保护技术到可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 [J].
周耀林 .
北京档案, 2004, (07)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