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藻类生物量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49
作者
万能 [1 ]
宋立荣 [1 ]
王若南 [2 ]
刘剑彤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物量; 叶绿素a; 时空分布;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滇池全湖选取的40个样点,从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对全湖水体中的叶绿素a的含量每月进行调查,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细胞数每两个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的含量(月均值)从2002年1月的0.015mg/L增加到2002年8月的0.10mg/L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水体温度也从1月的10℃上升到8月的28℃;叶绿素a含量的全湖均值则显示出南部水域低,北部水域高的态势,其中又以1号位点最高。滇池地区常年盛行的西南风导致藻类向北的水平运动加强对这一结果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种群优势度的结果也显示出蓝藻(Cyanobacterium)的优势度高达100%,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又最为常见。但在2002年3月,束丝藻成为了优势种群,表明滇池藻类的优势种群存在明显的季节演替。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在各项理化指标当中,叶绿素a(Chl.a)与水温(WT)、总氮(TN)及化学需氧量(CODMn)有极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36、0.970和0.929,p<0.01。结果表明,氮已经取代磷成为滇池藻类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表征有机污染物程度的CODMn也已成为藻类生物量的主要相关因子,由此可见滇池的富营养化程度极高,尤其是有机污染物浓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滇池的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 [J].
李原 ;
张梅 ;
王若南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72-276
[2]   滇池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J].
张梅 ;
李原 ;
王若南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70-175
[3]   滇池水体理化环境状况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J].
方涛 ;
敖鸿毅 ;
刘剑彤 ;
蔡庆华 ;
刘永定 .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2) :124-130
[4]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