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内城市(镇)扩展的空间辐射效应

被引:8
作者
常学礼
张宁
孙小艳
韩艳
机构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绿洲区; 缓冲分析; 时空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近几十年来,干旱绿洲区城镇村居民用地的增加加剧了相邻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以甘州区、临泽县城和高台县城1985年的城市(镇)空间域为辐射核心,在辐射半径不相交的条件下,以间隔2 km为辐射半径,采用GS技术中的缓冲分析对黑河中游张掖绿洲1985、1995和2006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为主要特点。在空间尺度上,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随离核心城镇区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则相反。在时间尺度上,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在不同的时间段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农田的增加主要在辐射距离>10 km的范围,城镇村居民用地的增加主要在辐射距离<4 km的范围;而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基本呈降低的趋势,但是在1985—1995年间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在距离核心区68 km和1214 km内也有增加。从土地流转特点来看,绿洲内部城镇扩展是以农田、草地和林地转换为城镇村居民用地为主,这一变化趋势随距离城市核心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黑河流域中游地下水时空变异性分析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周剑 ;
李新 ;
王根绪 ;
赵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3) :498-506
[2]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综合研究 [J].
毛蒋兴 ;
闫小培 ;
李志刚 ;
黄鹄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3) :523-535
[3]   干旱区绿洲生态研究及其进展 [J].
陈曦 ;
罗格平 .
干旱区地理, 2008, (04) :487-495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估——以铜川市城郊区为例 [J].
谢红霞 ;
李锐 ;
任志远 ;
杨勤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458-466
[5]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 [J].
张勃 ;
毛彦成 ;
柳景峰 .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726-730
[6]   马营河流域1967~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 [J].
王根绪 ;
张钰 ;
刘桂民 ;
陈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7) :671-681
[7]   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分析 [J].
边学芳 ;
吴群 ;
刘玮娜 .
资源科学, 2005, (03) :73-78
[8]   我国干旱区绿洲城市研究进展 [J].
杜宏茹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69-79
[9]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10]   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若干问题评述 [J].
赵文智 ;
程国栋 .
科学通报, 2001, (22) :185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