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肢体功能恢复及微管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王亚男
石秉霞
郭云良
裴海涛
纪晓军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神经科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青岛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运动; 康复; MAP-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肢体功能恢复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并同时从分子角度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 ,采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再灌注模型。运动组大鼠术后每天进行游泳训练 ,采用前肢放置实验及平衡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并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周边区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的免疫活性强度。结果 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 ,运动组大鼠前肢放置实验评分及平衡实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运动组大鼠前肢放置实验评分在术后第 9,11,13 ,15,17,19,2 1,2 3及 2 5天时 ,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平衡实验评分在第 7,9,11,13 ,17及 19天时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 0 .0 5) ;运动组大鼠皮层缺血周边区MAP 2表达水平亦高于对照组 ,在术后第 14 ,2 8天时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结论 运动训练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肢体功能恢复 ,其相关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周边区MAP 2的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运动训练后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与健侧脑内突触结构变化的关系 [J].
余茜 ;
李晓红 ;
吴士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7) :19-22
[2]   运动训练促进小鼠脑局灶缺血后功能恢复 [J].
高谦 ;
吴宗耀 ;
姚志彬 ;
袁群芳 ;
雷万龙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5) :16-18
[3]   缺血前运动训练对小鼠脑局灶缺血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J].
高谦 ;
姚志彬 ;
袁群芳 ;
雷万龙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9, (03) :12-14
[4]   运动对小鼠小脑皮质和脊髓内突触素年龄变化的影响 [J].
陈运才,姚志彬,陈以慈,邝国壁 .
解剖学报, 1994, (03) :263-268
[5]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 华夏出版社 , 缪鸿石,朱镛连主编, 1996
[6]  
Dynamic organization of primary motor cortex output to target muscles in adult rats II. Rapid reorganization following motor nerve lesions[J] . J. P. Donoghue,S. Suner,J. N. Sanes.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 199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