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非对称视角的农村信贷配给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维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根据农村地区信贷配给的现状,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对农户信贷配给进行理论解释,研究发现:事前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能够充分解释银行机构的惜贷行为和对农民信贷配给。对农户融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抵押担保和互相监督机制能够消除银行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通过改变两者的博弈结果可以增进银行和贷款农户的整体利益。由此需要采取缓解农民信贷约束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相关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高勇标 ;
楚凤楠 ;
兰园生 .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08, (12) :17-18
[2]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J].
蒋定之 .
中国金融, 2008, (14) :8-10
[3]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信贷配给——基于非对称信息视角的理论解释 [J].
罗富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3-56
[4]   农村金融发展的范式转变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J].
卞志村 ;
毛泽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5) :61-65
[6]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喜 ;
李子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3) :37-49
[7]   农村金融: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 [J].
郭晓鸣 .
经济学家, 2005, (03) :107-112
[8]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1)实证分析 [J].
姚耀军 ;
和丕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6) :1-6
[9]   抵押、担保机制的功能及效果的博弈分析 [J].
蓝虹 ;
穆争社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4, (04) :35-40
[10]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绩效、缺陷与制度创新 [J].
张红宇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4, (0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