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1994—2005)

被引:3
作者
张红伟
毛前友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出缺口; 通货膨胀; HP滤波; 菲利普斯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5 [通货膨胀];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1992年以后,中央计划价格逐步被市场价格所代替,在这个过程中,改革以前所形成的压抑型通货膨胀转化为公开的通货膨胀。随着通货膨胀的公开化,通货膨胀压力就会越来越弱,价格会越来越接近市场价格,进而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也表现为显著。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潜在产出来控制通货膨胀。导致潜在产出具有上升趋势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投入的增长。当然,过度依赖要素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会导致价格指数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上升,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因此,依赖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潜在产出,能较好地抑制通货膨胀,真正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3]   中国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J].
王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1) :58-64
[4]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5]  
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明舰著, 2001